陜西偵破文物案件二百七十一起
10月20日,記者從陜西省公安廳獲悉,今年1月至9月,陜西公安機關共破獲文物案件271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06名,追繳文物4623件,其中一級文物7件、二級文物14件、三級文物1145件。
今年以來,陜西省公安廳確立“快破案、破大案,打團伙、摧網絡,抓在逃人員、追文物”目標,在全省開展打擊防范文物犯罪“秦鷹-2023”專項行動,采取掛牌督辦、廳長令督辦、通報約談、召開調度會等措施,把打防文物犯罪重點從追求“破案數量”向“抓逃追贓”轉變,確保文物安全。
“秦鷹行動”精準打擊文物犯罪
今年年初,陜西省公安廳聯合陜西省文物局連續第11年開展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9月5日,陜西省召開“秦鷹-2023”全省打擊防范文物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推進部署視頻會議。9月19日,陜西省公安廳組織召開西北警務協作區第十三屆聯席會議暨黃河流域、西北地區打擊防范文物違法犯罪警務協作會議,強化區域警務協作共同打擊。
8月10日,三原縣警方破獲一起18年前文物積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名。經查,2005年8月,三原縣博物館內露天放置的文物被盜。辦案民警通過作案工具追蹤線索,終于在一次技術鑒定時比中前科人員王某有重大作案嫌疑。經查,2000年至案發時,王某伙同張某流竄陜西、甘肅、山西、遼寧等地多次盜竊文物犯罪。2023年5月24日,民警抓獲犯罪嫌疑人王某。
今年以來,榆林、延安等地盜挖濫采古脊椎動物化石現象較為猖獗,嚴重破壞了自然資源遺產的安全。為此,陜西省公安廳在全省重點地區開展區域會戰。10月15日至年底,陜西省公安廳組織榆林、延安、寶雞、咸陽等地公安機關開展打擊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犯罪區域會戰,掀起破案高潮。
延安市公安機關結合本地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犯罪案件高發多發的實際,充分發動、主動摸排、廣辟線索,破獲盜掘古脊椎動物化石案件7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6名,繳獲古脊椎動物化石2400余千克。
榆林市公安局按照梳理線索、精準研判、主動進攻、精確打擊、循線深挖的工作思路,組建工作專班,抓現行、打團伙、挖下家、斬鏈條、追文物,取得顯著成效。
田野巡查保護文物
今年以來,陜西省公安廳聯合陜西省文物局在全國首創文物安全大防控體系,建成文物安全防范系統與公安機關視頻監控聯網平臺,實現實時監控報警,第一時間快速處置。他們健立完善核心保護點、巡查監測帶和群防管控網三層防護同心圓工程,在文物保護單位、重要考古工地設立400余個警務室,在173處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設立派出所,將田野文物安全工作納入公安派出所網格化管理和巡特警巡查范圍,定期開展田野文物聯合巡查。
與此同時,陜西省公安廳開展陜西省博物館安全防范建設提升年攻堅行動,組織開展模擬安全事件應急演練650余次,全省多年未發生館藏文物被盜案件。
6月9日,陜西省公安廳和陜西省文物局聯合召開全省田野文物保護工作視頻推進會議,部署全省田野文物保護工作,構建田野文物保護村守點日查、鄉鎮巡邏周查、縣部門聯動月查、市重點抽查的四級群防體系,確保每處田野文物有一支由文物管理部門為主體、公安民警指導、廣大群眾參與的保護隊伍,破解田野文物安防漏洞和管理難題。
(記者 阮仕喜 通訊員 楊海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