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鄉約”檢察品牌 讓《呂氏鄉約》與楓橋經驗進行了一場跨越時空的“擁抱”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介于國法和家規之間的還有鄉約。誕生于北宋神宗熙寧九年的《呂氏鄉約》被認為是我國最早的成文鄉約,其核心要義“德業相勸、過失相規、禮俗相交、患難相恤”對后世的鄉村治理模式影響甚大。
陜西省西安市藍田縣人民檢察院位于《呂氏鄉約》的誕生地——三里鎮。近年來,該院在貫徹“楓橋經驗”的基礎上,汲取《呂氏鄉約》文化精髓,開創“N+鄉約”檢察品牌,讓《呂氏鄉約》與楓橋經驗進行了一場跨越時空的“擁抱”。
“德業相勸”引人向上向善
“村上有啥事給幫個忙,聽工作人員的話多做好事”。社區矯正人員劉某的父親用質樸的語言對兒子叮囑道。
31歲的劉某家住陜西藍田普化鎮楸樹廟村,因犯交通肇事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二年。于2022年6月27日至2023年6月26日在藍田縣司法局普化司法所接受社區矯正。
劉某父母均為普通農民,其年幼的兒子正嗷嗷待哺,家庭主要經濟來源為父母務農和本人打零工。案發后劉某被法院依法判處刑事責任,同時承擔受害人家屬巨額經濟賠償,巨額賠償款使得原本普通的家庭雪上加霜。他一度因背負巨大債務而倍感壓力,十分消沉。
“德業相勸,勤勞致富?!痹谏鐓^矯正期間,刑事執行辦案檢察官聯合司法所工作人員本著《呂氏鄉約》的內容對其進行法治教育。同時,耐心細致地對其進行心理疏導,激發他樹立克服難關、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勇氣。
劉某經過檢察官的教育和“鄉約”的浸潤后,重新規劃人生發展方向,利用本村優勢,發展大棚種植經濟價值較高的圣女果,動員全家力量致力發展大棚經濟。目前自建農業大棚三個,每年凈收益三萬元。
劉某正在大棚勞作
日上三竿,陽光普照大地,大棚里正是悶熱難耐的時候,而此時的劉某,正在大棚里忙得熱火朝天。想想以后可以再多承包幾個大棚,擴大種植規模。干得好的話,還能接收本村老弱群體到棚內務工,為他們帶來經濟增收,解決周邊村民的就業問題,劉某就不自覺地笑了起來……
“過失相規”促人重塑自我
家住陜西藍田普化鎮羅圈村的李某,被朋友唆使參與盜竊,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于2021年11月29日至2025年11月28日止在藍田縣司法局普化司法所接受社區矯正。
案件發生后,李某十分懊悔,自己因一時頭腦糊涂犯下了難以挽回的錯誤。很長一段時間,他都十分懼怕村民的目光,認為村里人看不起自己,連帶父母也受人指點。
在社區矯正期間,工作人員了解到李某先前從事過水電工作,便鼓勵其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發光發熱”,用實際行動改變身邊人對他的看法。此外,工作人員不斷對李某進行普法教育,督促其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助其盡快重回正軌。
李某的鄰居是一位獨居老人。今年春節期間,老人的房屋因線路老化,再加上屋內電器較多,引發線路著火。此時,在房間里的李某在聽見老人呼救后火速趕到,不顧自身安危,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切斷線路總開關,撲滅火情。
火情解除后,李某又回家取出線路維修工具,給老人接好線路,并對房屋線路進行排查。眼看安全隱患被徹底消除,李某這才放心離開。
李某正在檢修老人家線路
“這次的事情要不是你,后果不堪設想!”老人兒女獲悉此事后,對李某表達了由衷的感謝。
經過一年多的社區矯正,李某變化很大,人也穩重了許多。他說“之前錯誤已經釀成,以后我要認真學習法律和村規民約,努力改變自己,讓大家看到我的新變化?!?/p>
“過失,同約之人各自省察,互相規戒,小則密規之,大則眾戒之?!边@是《呂氏鄉約》原文中的一段話。劉某的故事是藍田縣檢察院踐行“N+鄉約”模式的一個生動案例。自實行該模式以來,該院將鄉約中的“德業相勸、過失相規”等文化理念貫穿在對社區矯正對象的教育管理和改造過程中,幫助矯正對象崇德向善、立行立改、知法守法、學為好人,盡快融入社會之中。
“禮俗相交”化干戈為玉帛
對于“刑事和解”類案件的調解,藍田縣人民檢察院秉承“恢復性司法理念”,即案件的辦理要考慮到政治、社會、法律效果三方面?!盀榱颂岣弋斒氯藢Ψ傻慕邮芏?#xff0c;我們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彼{田縣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主任趙妮娜說道。
近日,藍田縣人民檢察院立足于“刑事和解+鄉約”模式,與鄉賢合作,成功調解了一起刑事和解案。
2023年1月27日10時許,在陜西藍田縣厚鎮梁峰村五組通村水泥路處,被害人楊某駕駛的轎車由北向南行駛與犯罪嫌疑人王某的轎車由東向西行駛相遇,兩人因會車問題發生口角、推搡。
王某先打了楊某一個耳光,后雙方扭打起來,相互用拳頭毆打對方;打架造成二人不同程度受傷。經司法鑒定中心鑒定,楊某本次外傷的損傷程度構成輕傷二級。
檢察院工作人員先是在調解過程中引用流傳千年的《呂氏鄉約》,以悠久的歷史文化滋潤當事人內心。隨后,工作人員聯系了《呂氏鄉約》發源地三里鎮喬村,邀請了在當地德高望重的鄉賢呂永安,請他來規勸雙方當事人,這才逐漸打消當事人內心芥蒂。
“大家都是一個村的,以后抬頭不見低頭見,何故為了這么一件事對簿公堂呢?況且咱還有個孩子,也要為娃的以后考慮?!眳斡腊部嗫谄判牡貏裾f道。
經過檢察院和鄉賢的共同努力,雙方當事人也逐漸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同意和解,最終達成協議:乙方一次性賠償甲方損失;甲方對乙方予以諒解,并請求司法機關對乙方依法從寬處理。
正如趙妮娜所說:“我們辦理案件,不僅要解開案件的‘法結’,也要解開當事人的‘心結’?!?/p>
趙妮娜與呂永安共同調解
“患難相恤”解人燃眉之急
《呂氏鄉約》的原文有這樣一部分:“患難之事七……四曰死喪,闕人干則往助其事,闕財則賻物及與借貸吊問?!敝饕馑季褪恰叭比烁墒?#xff0c;則前往相助;缺少資財,則送辦喪事財禮,以及給與借貸和吊喪慰問?!笔|閣白鹿書院院長牛銳解讀道。
近年來,藍田縣人民檢察院圍繞《呂氏鄉約》“德業相勸、過失相規、禮俗相交、患難相恤”十六字核心,依托“司法救助+鄉約”模式,以國家之名救助因案致貧、因案返貧的困難群眾,將一筆筆承載著歷史厚度和國家溫度的補助金送到群眾手上。
2023年4月7日,家住藍田縣普化鎮元君廟村的李某以其配偶遭受車禍,肇事司機經濟困難無賠償能力,其無法通過訴訟獲得賠償且生活困難為由,向藍田縣人民法院提交國家司法救助申請。
藍田縣人民檢察院第三檢察部通過核實申請書、困難證明、談話筆錄等相關證據材料,走訪當事人村中向村干部核實相關情況后,經討論一致認為:申請人李某訴求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且其生活困難情況屬實。同意給予其一次性救助國家司法救助金。
“讓‘鄉約’吹拂藍田,讓‘鄉楓’浸潤人心?!痹撛狐h組書記、檢察長茍勇說,接下來,他們將加強與司法局和蕓閣白鹿書院的合作,聯合打造“鄉約講堂”,邀請學者對《呂氏鄉約》進行講解,繼續挖掘“楓橋經驗”“呂氏鄉約”的精神內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