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人因銷售4000多噸假化肥獲刑
近日,由陜西省寶雞市眉縣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柯某某等13人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犯罪一案,法院依法判處柯某某等13人15年至1年不等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共計250萬元。
去年10月,眉縣公安局接到群眾舉報,說自己的獼猴桃園在生長的不同階段均購買了某馳名品牌果樹專用肥,果子成熟后卻基本達不到商品果的要求。隨后,又有數十名群眾相繼舉報反映劣質化肥坑農線索。
公安機關對該銷售點銷售的化肥全部進行了查封采樣,經檢測,群眾舉報的兩類知名品牌化肥主要成分含量均不達標,警方順藤摸瓜,在陜西省興平市找到了該系列化肥的制售窩點。
眉縣檢察院獲悉此案,立即成立專案組,提前介入引導偵查。因本案涉及內蒙古、甘肅、陜西等3省(區)7市12個縣區,眉縣檢察院選派3名檢察官配合公安機關赴內蒙古、甘肅參與引導偵查取證。經鑒定,公安機關調取的12個縣區多家銷售網點由柯某某等人供貨的國內多個知名品牌化肥均不符合國家化肥生產標準。
經查,2019年以來,柯某某伙同其妻子、兒子等人,委托西安某設計公司篡改國內知名品牌化肥包裝袋設計,再交由興平市某塑料編織有限公司制成包裝袋。幾人從陜西潼關購入化肥生產原料,又委托楊某某、巨某某等人為其生產劣質化肥,然后將劣質化肥灌入知名品牌化肥包裝袋,在陜西、甘肅、內蒙古等3省(區)7市12個縣區通過各地農資點進行銷售,累計銷售達4000多噸,非法獲利358.88萬元。
眉縣檢察院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對柯某某等13人提起公訴。一審法院依法作出上述判決??履衬车热颂岢錾显V,二審法院于近日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記者 孫立昊洋 通訊員 高普亮)